武汉在读博士生捐精时猝死 家属索赔400万的读后感:他的不幸与捐精无关,11天4次,绝非过频,这个年龄有些人一天三四 次呢。他的身体一定具有某种潜在的未发现的健康隐患,而且往往是致命的隐患,他可能在任何场合倒下。比如,一位知名专家的独生女大学刚刚毕业两年多,进入 外企后有一份人人羡慕的好工作,只是因为咳嗽、喘,在最好的医院也只能是对症处理希望留观而已,但是家长要求回家休息,结果当天下午就突然猝死,因为很难 怀疑她会有致命的潜在疾病----主动脉瘤,死因是主动脉瘤破裂。还有一些类似的案例,如运动会、体育课、军训、上课时,可以说防不胜防。一位著名的60 岁的外科专家,平时身体很好,工作之余常常锻炼身体,乒乓球打得相当出色,后来有同事发现他的嘴唇怎么那么紫,结果一查,是先天性心脏病,本来年轻时就应 该表现出来,谁知他直到60岁才做瓣膜修补。
新闻内容:
武汉在读博士生捐精时猝死 家属索赔400万
某高校一位研究生在一家生殖中心捐精时猝死,其家属将高校、生殖中心等相关单位告上法庭,索赔死亡赔偿金、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共400余万元。一审法院判定该研究生与生殖中心均无过错,共同分担损失。近日从市中级法院获悉,该案二审维持原判。
据介绍,郑某生前系心脑外科主治医师,2008年考入武汉某高校攻读外科学硕士,2010年硕士毕业后继续在校硕博连读,是外科学、神经解剖学和法律在读博士。
其间,隶属该高校的人类精子库正在试运行,在校园内大
力倡导学生捐精。经该高校附属医院多次动员,郑某答应加入捐精队伍,2010年12月在某生殖中心所属人类精子库签署《捐精知情同意书》,内容包括同意自
愿捐精,捐精期间每6个月作一次健康检查。2011年1月,该人类精子库对郑某体检,确认其各项身体指标合格,接纳为捐精者。
此后,郑某在11天时间内先后4次捐精。2011年2
月12日上午11时许,第5次进入生殖中心的取精室捐精,13时50分,工作人员见郑某仍未完成取精,进入取精室发现郑某倒在地上神志不清,立即呼叫
120急救。当日下午,郑某经抢救无效,被宣布死亡。某医院出具一份《居民病伤死亡医学证明(推断)书》,确认郑某系猝死。
郑某家属与生殖中心及郑某所在高校附属医院协商,达成
协议:出于人道主义,生殖中心及附属医院自愿向郑某家属支付丧葬费、郑某父母的生活补助费共8.8万元等。后来,郑某父母对签订的协议不服,将某高校、生
殖中心、附属医院告上法院,要求三方共同赔偿郑某死亡赔偿、精神损害抚慰金等400余万元。
郑某父母认为,某高校及附属医院系郑某生前就读的院校,高校宣传了捐精活动,医院对郑某进行了捐精动员,且在郑某死亡后的处理上违反了《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》的规定,存在过错。
法院认为,郑某虽属于全日制学生,但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,能够独立实施民事行为,其捐精系自愿参加的校外活动,非学校组织,郑某与三被告均无过错,某高校与附属医院不应承担赔偿责任。判决生殖中心与郑某共同分担损失。经计算,生殖中心赔偿郑某家属19万余元。
郑某父母不服,提起上诉,市中级法院维持原判。
律师说法>>> 不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
本案是由郑某在生殖中心捐精时猝死引发的侵权纠纷,焦点在于三被告是否存在过错。
郑某捐精行为系自愿参加的校外活动,非学校组织,某高校与其附属医院均无任何过错,不应承担赔偿责任。
生殖中心在监管方面有没有过错呢?取精过程属自慰行
为,捐精死亡在国内尚没有先例,生殖中心很难预测到风险的发生,且其设立的人类精子库符合国家规定的各项标准,试运行得到卫生主管部门的批准,符合安全运
行的各项条件,已尽到了相应的安全保障义务。生殖中心在试运行期满后,正式运行获批之前继续运行,符合法律规定,不属于非法运行。生殖中心发现郑某异常
后,进行抢救,充分尽到自己的义务,无任何过错。
那么,在各方均无过错的情况下,本案是否适用无过错责
任原则?我国侵权责任法规定:“行为人损害他人民事权益,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,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,依照其规定。”但无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范围包
括:产品质量责任、从事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、环境污染致人损害等法律明确规定的情形。由此,本案不属于无过错责任原则的范围,不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。
本案适用公平分担损失规则。根据《侵权责任法》:“受
害人和行为人对损害的发生都没有过错的,可以根据实际情况,由双方分担损失。”本案中,郑某在捐精时猝死属于意外,郑某及生殖中心均无过错,郑某死亡产生
的损失应由郑某家属及生殖中心分担。根据公平分担损失规则,由生殖中心分担50%的损失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