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很多人认为,婴儿的哭闹是一种本能,也有人认为哭闹是对身体饥饿或者寒冷的反应。其实对于哭闹的原因并不这么简单,有涉及到婴儿身体、心理的需求,更有本能的反应。其实解读宝宝哭声背后的不同需求 ,给予及时准确的回应,这才是最急切最有用的。针对宝宝常见哭声的6个揭秘,献给新手爸爸妈妈们!
要是饿了,宝宝会急骤而有力地哭;如果是慢慢的、小声的,一哭一停,那是宝宝在和你撒娇,想要抱抱了;如果要是宝宝不安地大声哭,那可能就是他不舒服了,一般多为消化不良、腹胀等原因。
1、当我很不舒服时
特点:哭声短促又急切,不规律
这里所指的不舒服不一定是宝宝生病了,当姿势不舒服、尿布湿了时,都有可能是造成他不舒服的原因,爸爸妈妈们可以观察宝宝的需求,先帮他调整一下姿势,或者更换新的尿布。再看看宝宝的反应。如果此时不再哭了,说明找对原因,并且解决问题了。
2、当我饿了
哭声特点:由弱变强,再由强变弱,哭声比较规律,伴有撅嘴歪头向周围探索的动作。
这是宝宝最常见的哭闹原因之一,也是最好解决的哭闹之一。规律不急促的哭泣,同时合并有吸吮的动作时,就是宝宝发出信号“我饿了”。这类的哭泣月份越小的婴儿次数越多,当婴儿逐渐长大,哭泣的原因就会更为复杂。
3、当我累了时
哭声特点:哭声拖长而不连贯
宝宝越累时,其实越不容易入睡。因此,当宝宝发出拖长音的哭声,合并揉眼睛和打哈欠的动作时,妈妈就应该赶紧安抚并协助宝宝入睡,免得宝宝躁动就不容易睡着了。
4、当我寂寞时
哭声特点:哭声相对较低,并伴有“m”音
说明,宝宝这时可能想妈妈了。这类哭声目的性很强,找出哭的原因最重要。这种哭泣的起因是宝宝的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,是婴儿对成人的依赖,更多的是在撒娇。这个时候给予宝宝更多的抚慰和关注,让宝宝感受到更多的安全感哭闹就很快停止了。
5、当我害怕时
哭声:后短促的哭叫,声音较尖,较急迫;常伴有躯体的团缩。
通常遇到这样的哭声,大人们首先就要看看周围的环境是不是刺激到宝宝了,比如强烈的灯光、嘈杂的声音、突然的移动。如果是这样,先尽可能地让周围的环境平静下来。通常
比较敏感的宝宝会倾向于有规律的生活,尝试建立一个日常作息时间表,努力使每天的喂奶、洗澡、玩耍、睡觉时间固定下来,这可以让他们更安心。
6、当我生病了
哭声:连续哭闹2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
连续哭闹很可能是生病的征兆。如果宝宝突然在白天一直连续哭闹而且怎么哄抱都无效,那么就要考虑带他去医院了。对于一个不会说话的婴儿来说,遇到身体的疼痛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强烈而持续的哭声,建议爸爸妈妈们平时记录宝宝的日常饮食以及活动,并且熟悉每个时期宝宝的常见疾病,这样才能更加快速的找到问题所在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